2016/04/03

寫在一年之後 -1

常常會想著我的曾經
去過很多地方 做了很多事情



小學跨區到高雄讀 國中考資優班 高中上第一志願 大學選技職第一龍頭
大二到美國遊學 大三到歐洲交換 大四擠進外商窄門實習
種種跡象都說明這是一個想追求卓越的人的歷程
但微積分四修 平均每學期都被當兩科 做事三分鐘熱度 不積極愛拖延 講話很沒邏輯
老實說可以看的出來我也真的不是什麼很優秀的人

有些人想要賺很多錢 有些人想要有車有房有好工作好頭銜
有些人想要當女強人 有些人想要當上大型企業高階主管
我曾經也想要當個專業經理人 但後來還是決定我只要開個民宿就好
如果有大成就跟小確幸我希望在小確幸中找到自己大大的成就

Be the best version of me
這句話激勵了我去挑戰很多事
之所以想要進入微軟 也是想要被看見自己是優秀的

那天有人問了 是什麼動機讓那些人都可以這麼拼命的去追求成就
他們回答 人都是希望被看見的
很簡單 也許醜陋 也沒有什麼太正義凜然的理由
就只是人的天性 在追求馬斯洛需求理論的最高一層自我實現罷了

因為還在迷惑所以打出這些字句
我想這一年來帶給我的東西 真的足以改變一個人
我在這一年來了解很多事情
成長都是不舒服的 如果感到不舒服 那表示你正在成長的過程
不一定能找到你喜歡什麼 但一定要找到你不喜歡什麼

有時候想想
人真是可悲阿
跟著潮流 跟著歲月的推演
該上學的時候就上學 該考試的時候就該畢業
該進入職場的時候就開始進入職場
彷彿沒有一點選擇的餘地
也許很多人也都這樣想吧 所以選擇逃避

可能也曾經覺得自己是菁英之一
但是仔細地想想
難道站在菁英的行列裏面 就可以問心無愧的說自己也是一份子了嗎?
看看左右都是一些太拼命太優秀的人了
因為看到那些太優秀的人所以想要逃跑
我不加入這場比賽了
那就不算輸了吧?

怎麼可能

群體社會就是一場大型比賽吧
就像那個人生就是一場馬拉松的廣告說明了一切
難道說跑著跑著就會到終點了嗎
so confusing

我想有時候人生就是選擇一條路之後就好好地走了吧

恩恩 跟別人比較不如跟自己比較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